本篇文章1201字,读完约3分钟

2018年1-9月,扬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1%,增速比江苏省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位居江苏省首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总额分别增长9.6%和12.8%,分别比一季度增长0.9和7.1个百分点。与消费和出口相比,重大项目支持的投资仍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如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企业核心竞争力弱、资源要素制约等。1月7日,由扬州市社会科学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扬州蓝皮书:扬州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8)》对扬州2018年的投资情况做出了上述判断。

扬州借重大项目力促高质量发展

根据蓝皮书,扬州始终坚持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两轮驱动”,在科技创新、改善民生、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与扬州长远发展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上投入相对有限的资金。大力支持民间投资市政、能源和社会事业,以高质量的项目投资推动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扬州借重大项目力促高质量发展

第一,着力改善民生,把政府的“好日子”换成人民的“好日子”。连续17年,为民生服务的“一号文件”出台,围绕“吃安全的食物、喝安全的水、呼吸新鲜的空气、有稳定的就业”等民生基本问题,坚持每年增加财政资源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2018年,实施了61项重大民生工程,开创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新途径的新时代,绘制了不断上升的“民生幸福曲线”。

扬州借重大项目力促高质量发展

二是着眼长远,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关注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继续加大投资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长远效益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提高城市的功能和质量。自2017年以来,全市共实施交通项目176个,投资302亿元,实现了扬州全国高速主干道和主要航道“双交叉”交易会。

扬州借重大项目力促高质量发展

第三,注重创新和转型,鼓励和引导企业增加有效投资。探索节约集约用地创新方式,催生广陵“六化六优”和汉江“一优双控三审”等土地利用新模式,实施全局整治、城乡互动、系统推进,盘活闲置土地,重点保障重大工程、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突出技术创新,出台科技创新“28”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13”政策,推进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促进企业扩大技术改造投资。鼓励绿色发展,发布《关于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的通知》,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优先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的能耗、碳排放、环境容量等指标符合法律法规。2018年,全市共有191个排污权有偿使用项目,收取有偿使用费600.2万元。

扬州借重大项目力促高质量发展

第四,注重放开和刺激私人投资的活力。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有效民间投资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按照“非入不敷出”的原则,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准入领域,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平等进入健康养老、生态环境保护、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短板产业等重点领域。目前,能源领域的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已经全部向社会资本开放。对于现金流较少的基础设施项目,应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

标题:扬州借重大项目力促高质量发展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