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28字,读完约4分钟
新华社重庆2月14日电:“在最贫困的地方,尽最大努力摆脱贫困”——重庆的深层贫困
新华社记者宋丽
在重庆石柱县钟毅乡,“85后”宋健回到家乡创业两年多。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他带领村民大规模养殖中国蜜蜂,购买蜂蜜覆盖了全乡数以千计的农民,使原生态蜂蜜成为群众致富的产业。
钟毅镇是重庆18个贫困镇之一。近年来,重庆把这些城镇作为扶贫的“重中之重”。扶贫准确到头,协调到区域,努力改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调整,在扶贫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扶贫准确到头,协调到区域
减贫必须以深度贫困为重点。与贫困发生率高、生活环境差等“硬指标”相比,重庆已经确定了18个深度贫困的乡镇,并下大力气拔除“贫困根”。
“为了给扶贫打下这些‘硬骨头’,每个乡镇都由一名市领导担任扶贫总指挥,负责顶层设计、监督检查、规划思路、把握方向和协调资源。”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贵忠表示,与此同时,重庆市实施了工业扶贫、生态保护和公共服务改善等7项重大扶贫行动,扶贫资金和项目向极度贫困的乡镇倾斜,确保扶贫工作不出现死角和疏漏。
针对“贫困户”,开出“药方”,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任务。钟毅镇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大多数房屋是民用建筑,有些已经破旧不堪。钟毅乡工作小组组长李建书表示,通过多方集资、搬迁和危房改造,该村基本解决了贫困家庭的住房保障问题。
另一项任务是协调区域发展,提高驱动力。其中,开州区大津镇突破了村庄和社区的界限,实施了跨区域的交通和水利工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路网络,畅通无阻,缓解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困难和饮水困难。
目前,重庆市已在深贫困乡镇启动了1500多个扶贫项目,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得到加速解决。
行业调整幅度很大,青山不穷
在重庆,深度贫困乡镇的变化在于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一是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其次,它改变了现有产业,挖掘了新的市场价值。
大巴山深处的洪池坝镇距无锡县100多公里,贫困率超过30%。过去,农民种植玉米、甘薯和马铃薯,产量低,效益差。经过一年的辛苦工作,他们只能维持温饱。
然而,红池坝镇也有其独特的潜力,那就是,它靠近红池坝,一个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然而,在过去,由于交通拥堵,该镇每年“路过”数百万游客,而且在守卫青山时仍然很穷。
为此,洪池坝镇提出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思路,正在进行“工业改造”。无锡县副县长王世杰说,如果你想提供“旅游餐”,你必须突破交通瓶颈。红池坝镇正在修建两条主干道,穿过该镇,并与红池坝风景区相连,以发展度假住宅。"离开路过的游客会留下旅游财富."
基于资源禀赋,振兴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工作也在推进。经过调查,钟毅乡决定发展以中国蜜蜂和特色果蔬为主的特色效益农业。
它也是养蜂业,但是现在已经很不一样了。在钟毅镇平坝村的一片草地上,许多蜂箱摆放整齐,周围安装了摄像头。“市民缴纳订阅费后,他们可以获得一年的蜂箱收成。而且摄像头会实时监控,蜂蜜的质量也不会打折扣。”钟毅乡引进的五度农业公司代表中国蜜蜂与贫困户签订协议,群众每年可以分红。
优秀干部深入一线,群众参与扶贫的全过程
空中心村有许多贫困乡镇,年轻而强壮的劳动力大量流失,人们迫切需要扶贫和农村建设的人才。因此,重庆善于利用外部力量,选拔优秀党员干部,引进新农村人才,深入一线,促进发展。
“全市已选派18名副部级干部担任深入贫困乡镇工作队队长,并从市级各部门中选派80多名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走访群众,规划和推进工程。”刘贵忠说。
组织动员、政策协调、监督和监督的优势正在发挥。酉阳县郎平乡饮水困难一直是群众要求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为此,郎平乡镇工作队牵头与市级部门对接争取项目资金,并积极协调酉阳、彭水两县相关单位争取跨县调水。
许多地方建立了创新机制,让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建立、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在解决贫困问题上有发言权,激发了扶贫的内生动力。
在洪池坝镇玉沙村,为了发展肉牛养殖,杨自清等群众代表与政府和企业工作人员一起到河南买牛,检查了肉牛质量和公平价格的全过程。杨子庆说,搞扶贫是我们自己的事,不应该含糊。当牛强壮并被卖掉时,每个家庭都会受益,摆脱贫困的信心会更大。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朱颖
标题:“在最穷的地方,下最大的脱贫力气”——重庆攻坚深度贫困见闻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