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17字,读完约4分钟
“繁荣的工业、生态的宜居性、文明的乡风、有效的治理和富裕的生活”是农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山西侯马农村商业银行高村支行根据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农村振兴战略部署,紧紧围绕准确入户目标,热情服务“三农”,帮助脱贫致富,确保“100村示范,1000村推进”的综合信贷工作全面铺开,更好地满足了农村振兴的多元化金融需求,以全新的模式开展了“100村示范,1000村推进”的全村综合信贷工作。
工业繁荣是农村振兴的基础。要振兴工业,资本必须放在第一位。为了给农民提供发展产业的资金,高村支行一方面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推广”的全村授信活动,按照“无缝对接,一户不拉”的工作要求,划分账户经理责任区域,明确责任领域,在完成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全体员工夜间加班集中授信。特别是为了保证授信工作的有效性,支行制作了农户住宅分布图,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行区域划分,进行了准确的入户、群体调查和集中授信,并对被调查、被授予和被使用的农户进行了日常单独标注,确保了工作的实施进度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对乡镇党委和政府制定的工业村发展规划给予了信贷支持。焉耆村曾经是一个著名的贫困村,镇党委和政府制定了一个计划来饲养奶牛,以推动该村的产业繁荣。农民姜立拥有一个奶牛场,由于缺乏资金,他想扩大农场规模。了解情况后,支行进行了入户调查,并立即发放了10万元的小额贷款。李江国利用贷款建造农场和购买小牛。目前,李江国已经饲养了45头奶牛,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60头。李江国对大家说:“多亏了高村支行的帮助,不但给了我经济上的帮助,还带我去了其他农户家向他们学习,让我尝到了养牛的甜头。”"
生态宜居性与人居环境的改善密不可分。为了改善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在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陕西郎铮环保有限公司签署了污水净化、循环利用、处理回用、空大气污染整治等项目。在分支机构的积极参与下。目前,该项目进展顺利。
农村文明是农村振兴的灵魂。为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培育文明的农村风貌、良好的家庭风貌和淳朴的民俗风情,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高村支行在全乡10个行政村开展了防范电信金融诈骗、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展示金融产品、反洗钱宣传、反假币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宣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等系列宣传活动。同时,支行也把诚信建设作为提升农村风俗文明的主要工作。通过诚信教育,不断加强农村诚信文化建设,弘扬诚信美德,传播社会正能量,促进农村风俗习惯的改变。
乡村治理是农村振兴的保障。紧紧围绕乡镇党委和政府提出的“创新农村治理体制,走农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新农村”的农村治理战略目标,分行建立了合作社等社会组织信用评价体系。严禁涉黑、涉恶、涉非法金融活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不准开户、结算等金融服务。同时,以农村党员干部为乡村治理的主体,为那些不讲诚信、逃避银行债务、有不良贷款的村干部提供相关信息给相关部门,是他们参与两个村委会选举的必要条件之一。
生活得好是农村振兴的目标。为了让农民尽快致富,支行采取了各种措施,不断加大扶贫力度。一是加强励志扶贫工作的舆论引导,用典型扶贫案例展示扶贫效果,让贫困家庭看到扶贫效果;二是切实改善贫困人口的生活环境,代其支付水电费,购买防寒防寒用品,帮助他们树立脱贫的信心;三是推进专项扶贫项目实施和政策落实,帮助贫困家庭安装光伏发电设备,鼓励贫困家庭自力更生、增收致富,逐步摆脱贫困;第四,所有党员和账户经理与贫困户配对,准确地帮助他们,改变直接寄钱送货的帮助方式,减少穷人的依赖。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支行还向辖区内8户特困家庭发放了38万元的低息扶贫贷款,月利率为3.625‰。与专业生产兽药和饲料的企业山西海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姻,与8户贫困户结对,设定目标,以金融扶贫产品为工具,带动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将扶贫资金投入企业运营,安排贫困户家庭成员到企业工作,有效保证了扶贫效果。
标题:一家农商行支行 的乡村振兴实践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