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81字,读完约3分钟
“在过去的两年中,参加这两次培训就像参加考试一样。问题是如何使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有利于人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市中心支行行长许最近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他的“答卷”的亮点是“普惠金融”。
2018年,许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首次出席两会后,许提出尽快出台《普惠金融促进法》,从普惠金融发展顶层设计的法制化入手,推动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该议案引起了全国人大的关注,NPC财政经济委员会议案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赴兰考进行立法调研。结合普惠金融发展实践,结合广泛深入的调研和缜密的理论思考,许在今年两会上再次提交了《普惠金融促进法》提案,形成了《促进法》提案草案。
普惠金融促进法每两年提两次源于兰考的普惠金融改革与发展。早在2015年,当许在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市中心支行任职时,他就在第一次调查兰考时种下了种子。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第一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在兰考县落地。
回顾兰考试验区从成立到审批建设的三年历程,许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介绍说,试验区围绕“包容性、扶贫性、县域性”三大主题,加大了开拓性改革创新示范力度。通过突破“点”,积累经验,寻找路径,探索规律,推动“面”改革的全面推进,探索形成“向
任战国生活在兰考县宋啸乡东哨驿村,是普惠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受益农民代表。在“普惠信贷”5万元贷款的支持下,他新建了两个蔬菜大棚,加上之前的一个,年收入约为10万元。目前,仅东邵村就有300多个蔬菜大棚。“普惠信贷”贷款是对符合“无不良信用记录、无不良习惯、有发展生产意愿”要求的农户的3万元至5万元的贷前额度。农民得到“普惠金融信用卡”,这就像得到一张“信用卡”。如果他们需要资金发展生产,他们将向主办银行申请贷款。在贷款利率方面,如主办行利用中国人民银行再融资发放包容性信贷,利率不得超过6.75%。截至2019年1月底,兰考已向10多万农民发放普惠金融信用凭证,签订“普惠信贷”贷款合同9528份,贷款金额4.02亿元,推动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2.55万笔,贷款金额25.07亿元,农民贷款可获得性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包容性信贷”打破了银行和农民之间的玻璃墙,允许银行接触农民,让农民知道他们有权享受金融和信贷服务。“以人为本”的设计与实践贯穿兰考实验区建设的全过程。
许向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介绍,通过采取信贷先行、信贷支持、制度保障和政策激励等措施,探索将“普惠性信贷”从以帮助农民为主延伸到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发展。以支持小微企业标准为重点,创新推出一批信用贷款产品,实施无抵押、无担保方式,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缺乏抵押物、信用信息不足等问题,提高融资可及性和可操作性
“两会即将结束,但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将永远在路上。”许靳诺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
标题:让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