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45字,读完约4分钟

江苏省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处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加速期,正在成为江苏省新的“明星城市”。

"努力把徐州打造成淮海经济区,就像上海打造成长江三角洲一样."

3月6日下午,江苏代表团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在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的审议发言中再次提到了这句话。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规划》中的“淮海经济区北部”明确提出:“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部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的作用,促进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这是淮海经济区概念首次出现在国家重点区域规划中。

周铁根: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正规划完善

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中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老大哥”。在新的一年里,如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中心城市的地位,进一步推动区域发展?在2019年全国人大会议现场,国家商报记者会见了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他说这些是为了回应这些问题-

周铁根: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正规划完善

实现了交通枢纽的优势

"把徐州的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周铁根说,这是全会时,江苏代表团,作了他的审议发言。

徐州,被称为“北方的关键和南方的门户”,被长江三角洲包围,看起来像京津冀。它位于苏鲁豫皖三省交界处,京沪铁路与陇海铁路的交汇处,京沪铁路与徐岚客运专线的交汇处。徐州被称为五省通衢。苏杭大运河穿城而过,从徐州高铁站可以到达中国180多个城市。

周铁根: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正规划完善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从徐州交通的区位优势来看,我们最有资格建设陆港,充分发挥徐州交通枢纽的作用。”周铁根告诉记者。

事实上,如果我们开阔视野,徐州不仅是我们地区的中心城市,而且也是江苏向西部发展的重要支点。

早在今年1月3日,江苏就召开了全省对外开放会议,江苏省委书记娄勤勤明确表示支持徐州加快建设国际内陆港口。

1月14日,娄勤勤在出席江苏省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徐州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徐州要把做大做强枢纽经济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并对徐州加快陆港建设,建设东西向开放的内陆国际中转枢纽港提出了明确要求。

周铁根: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正规划完善

一个城市拥有陆港意味着什么?近年来,包括成都、Xi、长沙在内的许多内陆城市都把目光投向了陆港建设。

例如,成都位于西南腹地,距离最近的沿海港口1700公里,而从成都开来的国际列车连接着24个海外城市和14个国内城市。从成都青白江到欧洲大陆腹地波兰罗兹的运输时间只有海运的三分之一,运输成本只有空海运的八分之一。

提高进出口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陆港的强大吸引力下,加快跨境电子商务、融资租赁等特殊产业集群的集聚...可以说,一个完善的开放平台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了无数的好处。

谈话中,周铁根告诉《商业日报》记者,淮海陆港建设正处于完善规划阶段。“我们将按照公共、铁路、水运和空多式联运规划建设国际多式联运港区,力争在1亿吨铁路物流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虽然徐州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和全国铁路枢纽城市之一,但在娄勤勤看来,“枢纽”的特征是不够的。他认为,徐州应该建设一个具有更大视野的中心城市,“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提高区域竞争力和主导地位。

依托现代陆港建设,加快构建海陆联动、东西互助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这是周铁根解决问题的想法。

据了解,徐州淮海陆港项目位于泉山区西北部,距万寨港9公里,距高铁站17公里,距观音机场45公里。上海铁路局苏山货场占地1244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铁路货场,也是上海铁路局建设的六个国家一级铁路物流基地之一。

“充分发挥综合保险区和保税物流园区的作用,使徐州真正成为‘一带一路’交汇处的重要支撑城市,为江苏及周边地区提供进入中亚和中欧的通道,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周铁根说。

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周铁根也提出了建议:支持省际边界地区中心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打造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

标题:周铁根:淮海国际陆港建设正规划完善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