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62字,读完约5分钟
作为今年SASAC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国有资本授权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
4月29日,国资委副主任翁明杰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根据《纲要》要求,国资委将制定并发布2019年版国资委授权下放名单,分类实施授权下放,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网上监管系统,加强事后监管,确保相关改革工作落到实处。”
翁明杰提出的方案是国务院4月28日正式发布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改革方案》。文件提出,要从优化投资者代表机构绩效模式、分类授权分权、加强企业执行力建设、完善监管体系等多方面加快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改革。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对《时代周刊》记者表示,《纲要》的出台响应了市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号召,通过授权和分权来搞活和做好工作,这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在总结以往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资本管理上更进一步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仍存在政企不分、投资者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权责不清、国有资产监管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解决上述问题,《建议》提出了“分级授权下放”的模式,即投资者代表机构对国有资本投资、经营公司、其他商业企业(包括工业集团)和公益企业等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授权和下放,定期评估效果,并采取扩张、调整或恢复等措施进行动态调整。
其中,对于国有资本投资和经营的公司,一个企业,一个政策,重点是,先后授权和分散合格的企业。授权和分权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和主营业务管理、选拔和聘用以及股权激励、工资总额和重大财务事项管理等。
此外,股权激励的授权尤为有趣。为进一步调动企业积极性,本方案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董事会批准子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同时,支持国有风险投资企业、风险投资管理企业等企业的核心团队在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下持股和跟进投资。
中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经济学家杨昌分析了《泰晤士报》记者。国有资本投资和经营公司是SASAC授权和分权的主要模式。这样,未来SASAC与国有投资运营公司之间的职能定位就有可能调整。
按照功能定位,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的专业平台,以资本为纽带、以产权为基础进行国有资本运营,不从事特定的生产经营活动。
到目前为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SASAC)已经为21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开展了三批试点项目。根据该计划,下一步将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纳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范围,企业将获得更大的经营自主权。
此外,对于其他商业企业和公益企业,《建议》提出要全面落实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落实董事会的职权。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进告诉《泰晤士报》记者,授权和分权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实施,国有资本投资和运营公司更多的是授权和分权,而授权给企业的内容相对较少。
“下一步是加强对企业的授权。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中,总部权限过大、审批流程过长等问题依然存在,企业意见很大。”李进说道。
创新监管模式
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管理制度,有利于明晰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界限,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国有资本的经营效率。但SASAC如何加强监管,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呢?
《建议》从三个方面给出了方向,即整合产权、投融资等信息系统,建设实时在线国有资产监管平台;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投资者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监督和社会监督;完善国有企业非法投资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重大决策终身问责制度。
翁·明杰认为,投资者代表机构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管理和授权,事后加强监督,实现了“放手”和“管好”的统一。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SASAC一直在加快建立国有企业网上监管系统。翁明杰表示,通过这个系统,SASAC可以与中央企业沟通,全面监督和管理中央企业的“三大”决策、投资和资本运营。“要突出事后监管,就要建立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尾’的国有企业网上监管系统。”
“放对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随意使用它。如果你有权利,你必须负责任。”翁明杰表示,如果重大投资项目因程序不完善、调整不到位而出现失误,决策者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自律,规范企业经营。
根据规划,到2022年,基本建立与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资本授权经营制度,明确投资者代表机构与国有企业的权责界限,授权与分权机制有效运行。
然而,翁明杰表示,具体的授权工作不能“一刀切”或简单地设定一个时间表。将坚持严谨务实、成熟一、授权一的原则。“如果线路好,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授权。如果性能不好,应根据实际情况收回。”
根据刘兴国的分析,《规划》的颁布并不意味着SASAC认为目前授权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已经成熟,授权和分权改革可以全面展开。预计今后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借助动态调整机制的实验,最终完成全面授权和权力下放。
标题:强化监督一企一策 国资改革加速转向管资本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