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8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刘开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论坛融资子论坛25日上午在京举行,并发布了《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等一系列成果,推动建设高质量、可持续的“一带一路”投融资体系。
在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举办的论坛上,中国还与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内的8个多边发展机构共同建立了多边发展融资合作中心;发起了“加强一带一路国家会计准则合作倡议”,在包括新西兰、俄罗斯和巴基斯坦在内的9个国家设立了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与亚洲开发银行、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所共同启动了中国-中亚会计精英交流项目,并与日本和马来西亚签署了审计监督合作文件。
财政部部长刘坤在论坛上表示,长期稳定、可持续的融资安排是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长期任务。中方将加强与各方合作,构建“一带一路”优质发展融资政策框架,发挥多边发展融资合作中心作用,支持优质项目筹备和能力建设。建立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鼓励中国金融机构、共同建设“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国际机构自愿使用这一工具,提高投融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债务管理水平。支持多渠道资金参与基础设施融资,鼓励多边发展机构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联合融资,鼓励采取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公共资金的主导作用,动员长期资本和民间资本参与。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融资是一带一路稳定和长远发展的保证,开放和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加强债务和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结合中国金融业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发挥开放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作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各方应坚持共建、共建、共享的原则,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互利共赢,构建开放、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认为,金融中介对于促进全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的出版将有助于建立一个高质量和可持续的“一带一路”融资体系,并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长期发展。
来自俄、瑞、英等国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 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世界银行(World Bank)和新发展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等国际组织以及金融机构和企业界的近300名代表出席了论坛,围绕“促进可持续融资,构建开放、市场化的投融资体系,促进“一带一路”优质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刘洋
标题:资金融通分论坛发布多项成果推动构建可持续投融资体系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