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95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于幼婷
仅一个月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正式接受了科技股的上市申请。4月23日,陈静公司、微芯生物、瑞创微纳三家公司提交了第一轮询价回复,针对性强、漏投补,向市场深度揭示了企业情况。这意味着“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科技板块证券发行登记制度的落地进程再次得到推进。
据披露的问询和回复,关于这三家企业的152个问题主要集中在股权结构、核心技术、业务运营、公司治理、财务会计信息等方面。相关回复为发行审核提供了更详细的依据,为投资者决策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在早期阶段建立联合审计机制
一个月来,上海证券交易所加大了推动科技股发行上市审核的力度,先后发出第一轮询价信,要求企业申请上市,相关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也在加紧准备第一轮询价回复。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学技术板块和试点注册制度的实施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负责对科学技术板块的发行和上市进行审核。截至4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在第一轮接受了90家企业的申请,发出了74份询盘。从接受情况来看,申请科技创新板的企业具有行业集中、科技创新属性强、成长性好、能够反映当前中国科技创新企业整体现状的特点。
总体来看,90家被接受的企业都是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产业。其中,有许多具有一定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的行业领导者,其技术水平与中国目前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为了做好对科技股发行和上市的审计工作,上海证券交易所从相关业务部门抽调了具有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ipo)审计和监管经验的会计和法律专业人员承担审计工作。试点初期,中国证监会发行部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建立了联合审计机制,并选派了数名经验丰富的监管干部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指导和参与审计工作。
上海证券交易所表示,在继续做好正常受理发行上市申请和第一轮询价的基础上,我们将重点审核被询价企业的第一轮询价,并根据回复质量进行第二轮甚至多轮询价。审计质询完成后,将及时召开审计会议,形成初步审计意见,并组织召开上海市委会议进行审计,报证监会备案。
招股说明书的质量参差不齐
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是《科技股发行与上市审核规则》的要求,针对已被接受的企业招股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轮或多轮的调查,上海证券交易所敦促发行人明确和理解,并试图找到一个“真正的公司”。
根据科学技术委员会的相关业务标准,已有90家被接纳的企业披露了符合自身特点并注重科技属性的招股说明书。然而,不同企业的申请文件质量参差不齐,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引起了审计人员的关注。
具体而言,招股说明书披露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五个不足”,包括科技创新相关事项披露不充分、企业经营模式披露不明确、企业生产经营和技术风险披露不充分、信息披露语言表达不友好、文件格式和内容安排不规范。上海证券交易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对存在突出问题的招股说明书进行彻底调查,并将继续加大调查力度。
与全面审计查询和招股说明书质量状况相对应,第一轮查询的问题数量较大,目前平均每户40多条,重点关注与发行及上市条件、发行人核心技术、发行人业务及业务模式、发行人独立持续经营能力等相关的重大问题,关注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中介机构的尽职尽责对于保证登记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起着重要作用。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上海证券交易所近期对相关保荐人进行了访谈,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予以纠正。据悉,对保荐人等中介机构的执业质量评估将在后续进行。
提高回复质量的三个要求
作为最先提交询价回复的三家公司,陈静股份有限公司、微芯片生物有限公司、瑞创微纳公司4月23日披露的回复意见引起了广泛关注,其内容也体现了科创板上市审核工作的细致。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的信息,三家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对所询问的问题进行了比较和回复,回复文件包括发行人和保荐人的回复意见、会计师的回复意见和律师的补充法律意见。
根据相关文件,陈静股份披露了53个问答,微科瑞生物科技披露了41个问答,瑞创微纳披露了58个问答,主要涵盖了发行人的股权结构、董事监事基本情况、发行人的核心技术、发行人的业务、公司治理与独立性、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分析等六大类事项。
在上市申请文件的基础上,询价回复进一步全方位揭示了发行企业的情况。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此非常重视,并对准备回复的其他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质询回复的针对性,防止“挤牙膏”或“破例”的信息泄露;二是要求主办单位在补充核实的基础上,在质询答复中提供新的证据或材料;三是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披露。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第一轮询价中的遗漏,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以继续酌情提出第二轮询价,重点关注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在第一轮询价中没有明确说明的重要问题,并要求发行人通过深入询价进一步披露信息。
标题:上交所密集问询申请科创板上市企业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