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30字,读完约3分钟

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为理想而奋斗。”山西省沁水县顺时达铸造公司董事长李世奎,在太岳山下,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了多年,终于在沁水农村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从一个“沟里没有牛,山里没有猴子”的不毛之地,发展成为一个占地7万多平方米,拥有员工500多人,固定资产5亿多元的冶金铸造非公有制企业。同时,它使一个人的梦想开花,使一个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山旮旯里飞出“金凤凰”

该公司位于沁水县郑庄镇庙坡村。在李世奎的领导下,经过近10年的努力,铸管产品出口到美国、韩国、新加坡等海外市场的优质民营创汇企业。它曾多次受到省、市、县政府的表彰,被誉为“飞出大山的金凤”。这家公司出名了,李世奎也出名了,但每当他谈起它时,他都会感慨地说:“农村信用社真是企业的坚强后盾。”在我创业最困难的时候,是农村信用社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对二,关系就像亲戚,像鱼和水。是农村信用社给了我太多的支持和帮助,企业可以坚持一路走来。”

山旮旯里飞出“金凤凰”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了解到李世奎的创业之路极其艰难。36岁时,李世奎和他的朋友来到庙坡村的山宫开荒、修路、安装高炉,开始了新的生活和创业之旅。

企业投产后,李世奎开始思考如何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在扩大生产规模时,李世奎遇到了融资困难。最后,沁水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出现给了他希望。经过实地考察,工会及时注入1600万元担保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在贷款的支持下,企业实现了成功转型,新增年产10万吨铸管生产线,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形成年产15万吨铸管的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成为当地著名的纳税人。

山旮旯里飞出“金凤凰”

在沁水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帮助下,近年来,不适应现状的李世奎有效利用了铸造产生的气体和废渣,大力实施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开发,逐步将公司建成了一座风景秀丽的“花园工厂”。顺达铸造公司已成为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要解决就业问题,帮助弱者和穷人,李世奎更责无旁贷。公司现有员工中,除了26名受聘的R&D专业技术人员外,其余大部分是来自附近村庄的农民。企业不仅帮助当地农民成功实现就业,还每年向村里的小学捐款,为农民的孩子解决上学问题。

山旮旯里飞出“金凤凰”

近年来,沁水县农村信用社坚持“放水养鱼”,支持实体经济、小微发展和群众创业,不断创新,使金融“活水”不断浇灌实体经济。协会不仅积极创新业务品种、服务模式和结算方式,有效满足辖区内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而且充分结合网点多、人员多的优势,加强科技支撑,拓展互联网金融,优化审批流程,大大加快小微信贷业务的高效发展。

标题:山旮旯里飞出“金凤凰”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