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0字,读完约3分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快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和应用改革。农业保险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农业科技创新的应用也成为农业保险提升支撑能力和服务效率的重要手段。
中国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P&C保险”)作为中国经营农业保险规模最大的保险公司之一,已经深入农业保险领域32年。从2007年到2017年,中国P&C保险公司为2.51亿家庭提供了1.73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并向4180万家庭支付了320亿元的赔偿。面对农业保险业务流程中“承保难、理赔难”的问题,中国财险借助先进技术完成了从粗放的经验管理向精确的量化管理的转变。
2013年,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国家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设了农业保险地理信息技术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从事农业保险3s技术(即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和推广的专业实验室。近日,记者参观了联合实验室,深入了解了地理信息技术在中国财产保险和农业保险实践中的应用。
自2013年以来,中国保赔保险将地理信息技术引入全过程实践,其中“Heaven-空-land”农业综合保险远程sensing空信息平台发挥了关键作用。联合实验室遥感技术部主任杨桂军告诉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不同级别的数据采集是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低空无人机和地面手持数据采集终端“张中宝”进行的,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对数据进行高效处理。最后,相关信息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帮助保险公司从宏观层面快速把握风险情况,节省大量人力
记者了解到,2015年6月至8月,由于持续高温少雨,河北省部分地区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干旱,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当时,中国财产保险河北分公司承保了河北省11个城市的1188万亩大田作物。通过使用“Tian-/きだよ 0/地”多遥感协同采集与决策平台,人保财险最终确定受灾面积约为206万亩,赔偿金额为4亿元。借助这一先进的技术平台,中国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仅展示了其强大的应急索赔和专业调查能力,还惠及了57.5万农民,降低了公司的调查和索赔成本。
联合实验室还在中国农业保险领域开展了无人机辅助风险检查。在联合实验室,记者还看到了联合实验室专门研发的三架无人机。这些不同配置的无人机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需求。与普通无人机照片检查不同,联合实验室研发的无人机配备了自主研发的农业保险无人机数据处理分析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采集到的图像转化为定量的风险检查数据,为准确判断损失程度提供帮助。目前,PICC P&C保险公司的许多分公司都配备了不同数量和型号的无人机。
联合实验室不仅开发了高技能的设备,还开发了功能强大的软件。联合实验室开发的“农业保险电子链接”应用实现了政策管理、案例管理、统计查询等主要功能。它可以为农业大户提供远程自我保险、自我索赔和自我查询功能,并帮助保险公司升级服务。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5月推出以来,“农业保险电子链接”应用每天处理1800起水产养殖保险案件。截至2017年12月底,共办理水产养殖保险26.5万件,最早可在两小时内完成赔付,大大缩短了理赔时间。
中央一号文件还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能农业、林业和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实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据悉,下一步,中国P&C保险将与国家农业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面深入合作,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网、遥感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保险业务流程有机结合,实现业务数据的便捷获取、准确管理和灵活应用。同时,PICC P&C保险将吸收联合实验室的最新成果,结合国内外企业的最佳实践,打造“数字农业保险”新模式,形成农业保险主导产业新技术应用体系。
标题:地理信息技术 助解农险难题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