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从清晨的阳光开始,4月14日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射在当代的山上,俯瞰着它,一个新的玉树壮丽地生长着。
玉树地震遗址纪念馆前的石碑将永远固定在2010年4月14日。十年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下,在人民军队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一座崭新的玉树巍然屹立在青藏高原。
玉树,这里是什么样的地震带?玉树地震和汶川地震有什么联系吗?十年后,面对地震,科学能做什么?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青海省地震局副研究员屠宏伟解释了这个问题。
玉树位于地震特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把这个高原小镇变成了废墟,2698人丧生...
为什么会发生在玉树?屠宏伟说,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玉树7.1级地震发生在巴彦浩区块南边界的甘孜-玉树-风火山断裂带上。甘孜-玉树-霍峰断裂带是青藏高原中东部的一条大型左旋走滑断裂带,也是羌塘地块与巴颜喀拉地块的重要地质分界线。巴彦卡拉地块是印度洋板块向北推进过程中形成的次级地块。该地块边界地区曾多次发生7级以上地震,玉树地震发生在相应的破裂带空段。
“玉树7.1级地震前两个多小时,发生了4.7级地震。这次地震被认为是前震,研究认为这个前震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随后,前震识别研究出现了热潮。当然,前震识别的难度仍然很大。”屠宏伟说道。
查阅资料,不难发现巴彦卡拉地块边界曾发生过多次较大震级的地震。屠宏伟介绍,玉树地震的区域环境是巴颜喀拉地块的南界,巴颜喀拉地块的北界是昆仑断裂带,南界是甘孜-玉树-霍峰断裂带,东界是龙门山断裂带。近30年来,该地块周围强震发生频率较高。影响最大的地震是1997年的马尼7.9级地震、2001年的昆仑山口8.1级地震、2008年的汶川8.0级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7.1级地震。
玉树和汶川在巴彦浩区块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但仅仅两年后,青海玉树又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这两者有关系吗?
“当然,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确实是相关的,因为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都发生在巴彦浩区块的边界上。汶川地震位于该地块的东边界,玉树地震位于该地块的南边界。”屠宏伟说道。
屠宏伟说,在印度洋板块向北推进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次级地块和断裂带。在这种地球动力学作用下,形成了“物质向东逃逸”,进而形成了巴彦哈尔地块,其间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地震的发生是能量积累达到一定状态后的快速释放过程。有关人员对汶川地震的研究表明,8级以上的地震可能需要3000-6000年才能在同一地区再次发生。
屠宏伟认为,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能量积累速率、不同的地下介质结构和不同的破裂临界值。不同区域的能量积累过程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如木板。当我们对它施力时,它会慢慢变形。当它达到临界状态时,木板会从一些脆弱的地方断裂,当它断裂时,就相当于地震。
十年后,科学技术力量赋予了地震研究权力
据青海省地震局介绍,近十年来,青海省地震系统在一些重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地质构造和地震区划研究工作,尤其为玉树重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
在地震监测方面,地震台网和地球物理野外观测站密度增加,监测能力和数据观测能力进一步提高。地震咨询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大大提高。一般来说,地震趋势的初步判断可在4级以上地震后30分钟内做出,第一次正式咨询可在地震后2小时内完成,并形成咨询结论。这为政府应对地震形势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也为社会稳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成功的地震预测,尤其是短期和临震预测,仍然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然而,作为地震灾区人民,我们一直在尽最大努力探索地球的奥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在下一次强烈地震前后做得更好。”屠宏伟说道。(张赟)
责任:吉爱玲
标题:玉树,这是什么样的地震带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