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79字,读完约4分钟
“加强新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扩大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刺激新的消费需求,帮助产业升级”的战略方向引起了业内人士的积极讨论。对技术有所了解的人相信,他们已经注意到,要想真正实现新时代“新基础设施”的发展,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那就是“工业互联网”,它将是有机整合各种先进技术、提升更大工业潜能的有力抓手,其完善、应用布局、下沉和推出都将与“新基础设施”密切相关。
长虹作为积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转型的实践者之一,不仅对“新基础设施”的各个领域都有长远的眼光,而且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也有超前的规划,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
我们将以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积极推进“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
众所周知,5G技术可以说是“新基础设施”中的“基础设施”,因为它具有“高速、大容量、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技术实现模式,这将有效地为与信息和通信技术相关的基础设施提供更高效、多维和稳定的连通性。具有同样重要地位的“工业互联网”,可以说是未来生产中实现高质量创新、多样化应用和全面智能化的关键。制造业在基于产业互联平台进行流程运作、R&D设计、生产规划、需求对接、资源配置和产业整合时,其效率将大大提高,成本将降低,这对所有行业都非常重要。与此同时,“新基础设施”中的许多领域涉及尖端技术,这也迫使未来的工业生产进入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的新阶段。
为此,2020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通知》,从加快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改造和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能力、建设以5G为重点支撑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6个方面提出了20项具体措施。
围绕“5G+工业互联网”这两大主题,长虹今年1月在中国投产了第一条“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堪称“新基础设施”的先锋。
据悉,该生产线通过R&D、采购、计划、制造、销售、物流和售后等核心信息系统的互联,将计划、流程、采购、材料和成品、制造和生产的全过程与底层工业设备控制系统集成在一起。它可以有效扩展长虹原有的多级串并联离散生产模式,并采用生产信息系统、智能设备集成、虚拟仿真等技术。,以便硬件和系统如原料物流传输线、多层穿梭巴士、地面AGV等。运行良好,提高了多批次和小批次订单的生产能力,最终实现个性化定制和大批量生产的兼容运作。随着上述技术的投入,定制产品的交付时间目前已缩短至24天,2020年将进一步缩短至21天。
经过综合评估,“5G+工业互联网”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应用了工业机器人、机器视觉、边缘计算、数字结对等多种技术,可以节省20%-30%的劳动力,提高效率60%以上。它已成为目前亚洲最先进的智能电视大规模定制生产线。
浓浓的积蓄和细细的发丝,行业先锋的敏锐
长虹之所以能够应对时代发展中的各种技术壁垒和时代需求,并提前做出良好的布局和安排,不仅是由于其多年的经验积累。其中,长虹自身坚持“科技为本”、“创新为未来”的宏观发展愿景和实践。
以长虹“新基础设施”和全国“工业互联网”的相关布局为例,可以看出长虹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建设信息系统,并先后实施了十多个不同的系统来全力支持企业。运营管理;2013年,为适应互联网和智能化时代的发展要求,长虹提出了以“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为核心的“新三坐标”智能化战略,积极推进智能化转型;自2018年以来,长虹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工业互联网发展之路,努力通过互联网开辟从R&D、采购、制造、运输物流、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以减少公司内部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联,解决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可以说,长虹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从内到外的探索和积累,从自身的积极转型到上下游的积极引导,不仅做到了“早”,而且做到了“精”,不仅使自身及其周边的供应系统提前进入了产业互联的时刻,而且通过新技术的打磨和变革,使自身提前适应了新发展、新理念下的科学发展体系,为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立足未来,率先布局,快速推进,再展现行业领先能力,长虹“新基础设施”速度非凡。“工业互联网”领域的远见使长虹再次看到了作为国家制造技术领域领导者的非凡远见。当技术融入生活时,长虹没有理由不去期待更多精彩的事情,也没有理由不去期待长虹的下一次新旅程。(照片由长虹提供)
编者:纪爱玲
标题:长虹布局“工业互联网”生产线综合效率提高60%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1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