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把最广泛的爱称为“兼爱”,把主张兼爱的知识分子称为“兼爱学者”,把实行兼爱政策的君主称为“兼爱王”,把能听取不同意见的国王称为“兼爱王”,等等。他也叫“别”,而不是“剑”。墨子说:“追随天意者也。那些反对天空的人,不要。”墨子说得很清楚,那些跟随上帝意志的人是“并行的”,也就是说,那些同时爱两者的人;那些不遵从上帝意志的人是“不要”,即有偏见的人。墨子所提倡的博爱,就是不分距离,不分血缘、地理、地位,都要相亲相爱,这与孟子的“无父之爱”有些相似。
博爱和仁爱有什么区别?从根本上说,仁是以血为基础的,是从孝敬父亲和兄弟,忠诚国王和信任朋友。仁作为一种伦理原则,是源于家庭伦理的社会政治伦理。博爱首先打破了这种血缘基础,它是基于“天意”而不是人性。
那么,你在博爱和善良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都使用“推动自己和他人”的逻辑。仁的概念提倡“老我和老人们”、“年轻的我和年轻人”和“做你不想对别人做的事”;博爱的概念主张“爱他人的人也会相应地爱他们;那些让别人受益的人也会让他们受益。即使他们有共同点,他们也是不同的。仁爱的出发点是自我。当我老的时候,我应该想到其他老的人。当我年轻的时候,我也应该想到其他年轻人,注重自我修养。博爱的出发点是人,爱的人会得到爱的回报,作恶的人会得到恶的回报,这是基于利他主义,不注重人的修养。
这也是博爱和仁爱的本质区别。儒家的仁是“由内而外”的,强调的是修养而不是利益;墨家的兼爱是一种外在的伦理原则,主张“我先从事爱,造福他人的亲戚,然后人们回报我的爱,造福我的亲戚”。这种“回报”需要实际的功利支持。
应该指出,墨家的“利”不是利己,而是国家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时还有一个与墨家并驾齐驱的杨朱学派,这个杨朱学派也很有影响。“天下之言非杨所为,莫所为”,天下之言或为杨朱,或为墨子。杨朱学派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拉一根头发有益于整个世界,而不是去做”。如果从身上拔一根头发对整个世界都有好处,那就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相反,墨子说他愿意为世界的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甚至孟子也称赞墨子“为世界的利益而奋斗”,为全世界的利益而努力工作,即使他秃顶,脚跟浮肿。
墨子的兼爱利观在当时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吴马子是一个经常和墨子争论的人。他曾经和墨子在这个问题上争论过。他说,“我和你不同。我不能两者都喜欢。我爱邹人比岳人多,鲁人比邹人多,我家乡的人比鲁人多,我家里的人比我家乡的人多,我父母比我家里的人多,我自己比我父母多。这一切都是因为离我越来越近。当有人打我时,是我感到疼痛。如果我打了人,我不会感到疼痛。为什么我不试着摆脱自己的痛苦,而是试着摆脱别人的痛苦?因此,在必要的时候,你只能为了我的利益杀死别人,而你不能为了别人的利益杀死我。”
墨子问吴马子:“你要把这些想法藏在心里还是告诉别人?”
吴马子说:“我为什么要隐藏我的思想?当然,我会把这些观点告诉别人。”
墨子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喜欢你的想法,这个人会为了他自己的利益杀了你。如果有10个人喜欢你的想法,这10个人会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杀了你。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喜欢你的想法,人们会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想杀了你。相反,如果一个人不喜欢你的想法,他会认为你传播了错误的想法,想杀了你。如果有10个人不喜欢你的想法,他们会认为你传播了错误的想法,想杀了你。如果全世界都不喜欢你的想法,那就更糟了。整个世界都会认为你传播了错误的思想并杀死了你。这样,喜欢你提倡的东西的人想杀了你,不喜欢你提倡的东西的人想杀了你。传播这些话,你将永远被杀死。你所说的并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好处,但你所宣扬的完全是胡说八道。”
吴马子立即提出:“你热爱世界,却看不到你给世界带来了多少好处。我不爱这个世界,也不知道我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多大的伤害。我们都有动机,但没有效果。为什么你认为你总是对的,而我总是错的?”
墨子说:“如果现在有火,一个人想用水灭火,另一个人想用火种把火烧得更旺。这两个人的效果还没有达到。你同意哪一个?”
吴马子说:“当然,我必须同意送水灭火的人的动机。我怎么能同意火上浇油的人的动机呢?”
墨子说,“没错。因此,我认为我爱这个世界的动机是正确的,而你不爱这个世界的动机是错误的。”
墨子的意思很清楚。虽然有一件事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它的动机和利益仍然很清楚。(边肖:何香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著名作家)
编辑:张洋
标题:何香九:正确理解墨子的“兼爱”理论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06.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