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2字,读完约2分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10日表示,下一步控制大气污染的关键在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结构。
黄润秋介绍说,“十大大气条款”第一阶段的目标已经完全实现。重点地区的Pm2.5下降了30%以上,重点城市的重污染天数减少了一半。一方面,我们在京津冀“2+26”城市开展了分散污染企业的燃煤置换和整治;另一方面,我们加强了“2+26”城市的环保监管,进一步压缩了地方政府的责任,京津冀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
黄润秋认为,目前的空气污染控制状况仍处于重负荷爬升阶段。一方面,"人们努力工作来帮助",有更多的蓝天白云,这表明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另一方面,目前采取的措施不够彻底,改进有限,改进的程度还远远没有到质变阶段。
黄润秋说,下一步控制空气污染的关键在于调整和优化三大结构。
首先是产业结构。北京、天津和河北的“2+26”城市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但它们排放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却分别占中国的10%和15%。如果不从根本上调整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控制空气污染仍然是空的一句话。
二是能源结构,要改变部分煤炭的能源结构,京津冀不是一个大的地方,但单位面积的煤炭消耗量是全国的五到六倍,因此有必要控制重点地区的煤炭总消耗量,此外,北京冬季清洁供暖应稳步推进。
第三,运输结构。目前,相当数量的物资是通过公路运输的,因此有必要增加铁路货运的比重,严格控制重型卡车的过量排放,加强区域联防的联合控制。此外,大多数社会群体有必要共同实践绿色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
关于生态红线的划定,黄润秋介绍说,主要位于长江经济带的15个省、市、自治区已经划定了第一批生态红线,今年将划定16个省市。
标题:黄润秋:下一步大气治理要调整优化三个结构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29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