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左二)和同学们在同一个舞台上表演。受访者提供了照片。

泉州,2017年11月27日(新华社)“古老的歌曲已经被传唱了几千年,泉州的管弦韵很美……”在2017年10月底举行的福建省第二届“丹桂奖”决赛上,泉州市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会的21名演员上演了《古韵薪传》,讲述了泉州南音人世代传承的故事。作品由福建南音传承人、泉州南音研究会会长郑整理。它不仅展现了南音之美,也是郑家族继承南音的真实写照。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南音,又名“仙关”、“泉州南音”,起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古代音乐,被称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南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郑家族之所以被称为南音家族,是因为她90后的曾祖父是南音家族的继承人,而南音家族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南音家庭氛围浓厚,小型音乐聚会不会停止

47岁的郑出生于泉州市鲤城区南音世家,是南音的第四代传人。她的祖父吴旭辉是圈内著名的南音艺术家;他的父亲郑泽生在泉州高甲剧团工作,在南音也颇有成就;母亲吴淑珍在南帕有独特的技能,她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她仍在教书。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在家族的影响下,郑从小就在南音大展身手,演奏、演唱各种歌曲。

“我三岁开始学习艺术,五岁就能在舞台上唱歌。”郑回忆说,小时候她总是在家里举办“小南音音乐会”,因为当老南音艺人来她家见面时,大家都会当场唱歌、交流思想。没有怯场的小芳会在老艺人面前唱歌。她以甜美的嗓音受到老艺术家的喜爱。在他们的启发下,的技巧变得越来越高明。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现在,郑的祖父和父亲虽然已经去世,但她家里仍然有“小南音音乐会”。母亲弹琵琶,弟弟弹第二弦,自己吹长笛。唱歌的位置被侄女和女儿取代。南音悠扬婉转,即使有人经过她家门口,他们也会静静地聆听轻柔和谐的民间艺术。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人们需要学会如何演奏好,而南音家族拥有广泛的观众群。

“打开声音,不要用鼻音。”除了南音艺人郑,还有一个身份——泉州市第七中学的音乐老师。在讲台上,她有说服力,不知疲倦,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南音早已融入郑家族的血脉,传承也成为他们自觉肩负的使命。"我祖父靠站在博物馆里谋生。"郑介绍说,“站厅”是指邀请南音艺术家到社区和乡村进行教学,每个大厅停留四个月。

郑的母亲把南音带到了更远的地方。1990年,应印尼华侨的邀请,吴淑珍去印尼雅加达开了一个讲座,持续了十年。音乐没有国界。在吴淑珍的影响下,许多印尼人也爱上了南音,吴淑珍也在闽南“发明”了拼音,以便与他们交流。后来,吴淑珍在台湾、金门等地讲学,她在南坝的高超技艺使她闻名海内外。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现在,郑继承了她母亲的衣钵,将传统的南音引入中学课堂,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南音。她撰写的《关于在中学实施南音多声部合唱教学的研究》也被列为教育部《国家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的重点课题。

保护“福成声”拯救音乐“活化石”

除了传承技艺之外,郑还想为南音作出更多的贡献。2017年泉州两会期间,泉州市人大代表郑提交了在鲤城设立南音博物馆的议案。

"许多朋友问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郑说,因为鲤城是南音的发源地,在学习南音的过程中,泉州涪城方言(今泉州鲤城区)一直是基准。然而,近年来,“涪城声”受到周边城市口音的影响,所以她希望建立一个南音博物馆来存放旧的南音乐器、南音乐谱和南音音像资料。通过这个博物馆,泉州人可以记住南音的魅力,外国游客可以了解南音。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同时,郑在2017年两会期间也提出了自己的“南音进课堂”的设想。她建议实施中小学音乐教师学习传统南音的培训计划,建立南音教师队伍,并逐步向其他县(市、区)推广,力争在两三年内建成稳定的泉州市中小学南音教师队伍。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齐琦的琵琶语,幽幽的东晓讲话,悠扬的南音曲调;随着劝说和灌输的声音,南音家庭教了一百年。空在我的业余时间,我的祖父母和孙辈创作的一首《南音之恋》无法完成南音家族百年的传承,也无法唱出南音艺术家的传承。(林··)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编者:郑庆英

标题: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年传承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88.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