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评论员通过直播平台带领观众参观博物馆,对国家博物馆文化有着深入的了解。
用你的耳朵听文物背后的故事,用你的知识丰富你美好的生活。2月,在线“郭波好课程”正式开通。第一期邀请著名专家来解读郭的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博物馆的“郭波好课”通过文化专家精彩的叙述,重新诠释了值得反复回忆的展览和收藏,将学术严谨与课堂生动融为一体。
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家博物馆创建了云展示、直播等在线云旅游模式,围绕好展、好课、好文物三大重点方向,振兴了数字资源和深度加工,创建了在线云展示这一参观博物馆的新模式,并通过网络向观众展示了展览、讲座等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国家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指出,国家博物馆并不是简单的将国家历史文化大厅移至云端,而是以海量文物和展览数据收集为支撑,以创意策划为主导,力求网上拓展、延伸至云端、贴近大众,搭建远程互动展示平台,加强聚焦推送,有效将网上展示和创意传播打造成为国家博物馆的另一个主战场。
为什么建国典礼上有54个敬礼,听起来有28个?在“站在东方——经典艺术作品集”展览中,郭波邀请您观看展览,并带着观众一起追忆开国大典。1月24日起,郭波邀请您在云中观看展览,汇聚60多个精品展览专题网页、40多个虚拟展厅和50多个与国家博物馆展览相关的短片的优质内容,引导网民以每日展览的形式观看展览,并设立了郭波收藏连连看、郭波收藏云欣赏等栏目。,通过文物介绍视频和三维互动图像,帮助观众更清晰、更接近、更全面地了解郭波收藏精品。目前,郭波邀请的在线阅读量已经超过1.2亿。
在云中观看展览,不要离开家,金牌评论员将在网上直播,告诉每个人关于展览的情况。国家博物馆与颤音、淘宝等平台合作,开展了郑家则金、甲骨文文化展、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归还成果展、红楼梦文化展等展览的直播,发布了金牌讲解员云指南的内容,不断丰富和提升了云展览。大约130万网民在直播室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并与演讲者进行了互动。
为了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国家博物馆网站最近推出了一个三维宝藏专栏,让观众可以直接在电脑或手机上拖放收藏的三维模型,从任何角度欣赏收藏的各个方面,并给观众带来一个不同于展厅实地参观的体验。
与此同时,国家博物馆以短小、快捷、生动、互动的新媒体为特色,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有趣、互动的在线活动,如读图、理解文字等增加现场知识的活动,并以周峰的韵味——陕西刘家屯考古成果展为基础,邀请网友猜测青铜器的形制及相应的古文字,引发了众多文化艺术爱好者的竞争;用红楼竹柴方言制作防疫图片表达包,以网民喜欢的方式传播正确的防疫方法。
“国家博物馆充分利用了最新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提供的无限可能性。在继续巩固和提升展厅展示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创新现场展示模式,拓展网上展厅空空间,努力将基础研究、展示和市场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展览收藏率,扩大观众群,充分发掘和展示馆藏文物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关负责人指出,希望这些措施能有效解决公共文化供给不平衡和不足的问题,努力推出更多人们喜欢和听到的文化产品,让人们能够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增强自己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未来,国家博物馆将在5G+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等新媒体和新技术条件下,坚定不移地探索智能博物馆之路。(程博文)
《人民日报》(2020年4月5日,05版)
责任:张洋
标题:国家博物馆从网上开始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734.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