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重庆12月13日电2017长江三峡国际马拉松赛于12月10日鸣笛,这是忠县成为重庆第一个文明县后举办的第一次大型赛事。忠县滨江路让5000多名国内外玩家领略了沿途长江三峡的美丽。忠县的城乡居民也让所有的玩家感受到了城市的优雅和文明。
忠县由山川、桥梁和岛屿相连。三峡工程蓄水后,一半的县城被淹没,显示出三峡库区独特的“半城市”景观。然而,“半城搬迁半城停留”带来的规划不一致、设施不足、街巷连接困难等问题,也造成了当地人头痛、外人头晕的“半瘫痪”问题。对于半个城市搬迁后的脏乱,县政府最初的做法是“洗”县的脸,整个县开始改善城市的外观。这一看似不可避免的举措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对忠县人民来说,让他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更加迫切,并期待忠县从内向外发生巨大变化。
人们打电话来,我应该。忠县县委、县政府启动“为人民创造、惠民、依靠人民、育人”工程,创建国家文明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争创全国文明县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琼表示,全国文明县共有188项主要指标,其中大部分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每万人6辆公交车,人均健身场馆1.08平方米以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这不仅是五个发展理念的要求,也是为群众带来幸福。在创建过程中,忠县实施了大幅度改善城乡环境和交通秩序等八项专项行动,参与了和谐社会环境的建设,通过培育农村文明和弘扬志愿者精神,将积极向上的能量发扬光大。
经过六年的建立,忠县已经成为一个文明的讲堂。在今天的忠县,总有志愿者在交通路口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过文明;在街头社区,总有志愿者像亲戚一样为老人、弱者、病人和残疾人提供关爱服务。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肯定会在看到牛皮癣时铲土,在看到垃圾时捡起垃圾,在乘坐公共汽车时排队,给那些更需要的人让座。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和行为融入了忠县的文明和涵养,融入了忠县最美的风景。“忠县成功创建重庆第一个全国文明县的关键在于,我们贯彻了中央政府‘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出发,从居民的衣食住行出发,通过‘抓宣传’促进公民参与;把握道德渗透提升城市软实力:把握创作的基石,增强群众的利益意识,使整个创作过程和所有创作工作成为真正的民生工程和大众工程。忠县县委书记赖蛟说,文明创造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县委、县政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山水诗意、港口活力”的中等城市和“一荣俱荣、四荣俱荣”的美丽乡村,使市民的文明素质与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张国胜)
编者:王瑞静
标题:重庆忠县:把城市建设成文明讲堂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977.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