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中国-意大利创新合作周、北京-特拉维夫创新大会和第二届中国-以色列创新与创业竞赛决赛...辉煌的中外科技合作使北京的科技创新国际友人圈越来越大。

“国际科技合作是北京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应有之义。”市委书记、市科委主任徐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科委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参与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国际科技合作达到新水平。

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打造科技合作品牌

企业产品要创品牌,国际科技合作也要创品牌。在国际科技合作过程中,北京市科委努力打造科技合作品牌。

由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北京市科委主办的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已成功举办八届,成为中国国际创新合作和跨国技术转移领域的第一品牌。会议吸引了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00多名与会者,8400多个跨国项目被对接,2300多个关键合作意向和205个项目合同,合同金额达630多亿元。

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作为北京市科委开展与意大利科技合作最重要的品牌活动,中意创新合作周自2010年10月以来已在罗马、南京、那不勒斯、北京、米兰等地举办了9次,共有6000多名参与者,推动了双方企业5700多项技术对接,达成近1000项合作意向。

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搭建创新合作平台

国际科技合作离不开一个承载能力强的合作平台。2012年,北京市科委和海淀区在中关村西区共同建立了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CITTC),推动北京成为连接全球创新资源和展示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枢纽和窗口。近年来,科技中心聚集了120多个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服务机构,1000多个国际合作渠道,40多个合作国家,积累了10000多家服务企业。

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此外,北京市科委积极推进重点国家、重点地区或重点城市创新合作中心建设。目前,中国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亚欧科技创新合作中心、中国意大利技术转移中心、中国韩国企业合作创新中心、北京特拉维夫创新中心等5个国际创新合作平台已经建成,为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推动了8000多次技术对接,达成了1000个合作意向,推动了460多项技术成果在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落地。

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培育边境合作基地

为了充分连接全球科技资源,承接海外高水平科技成果在北京落地,不断加强首都国际科技合作条件和能力建设,北京市科委于2011年启动了北京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北京已培育和认定370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地单位与美国、意大利、以色列等53个国家的595家机构合作,签署了338项跨国科技合作协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等多种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在此基础上,北京积极向科技部推荐“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科委依托基地,不断加强科技创新领域的国际合作和技术转移,聚集全球创新资源,巩固北京全球技术转移枢纽地位,大力支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同时,北京市科委还积极推进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ITTN)建设,全面推进北京创新主体务实合作。目前,北京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民间参与、机构互动、产学研结合的对外科技合作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初步形成。”北京市科委副巡视员刘辉表示,今后,北京市科委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机制和平台作用,积极对接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加强国际创新交流和互动发展,推动一批北京企业和技术“走出去”, 引进一批国际优秀项目和创新型企业,加快开放式创新体系建设,为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做出贡献。 (赵泳鑫)

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人民日报》(2019年4月2日,第11版)

编辑:张洋

标题:北京扩大其创新的国际“朋友圈”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64.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