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江苏省太仓市程响镇林东村阳澄湖的一条支流杨林塘穿过村庄,两岸连绵不断的麦浪蔚为壮观。2018年,林东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达到2127万元。其中,工业厂房租金与农业收入的比例从现在的7: 3变为5: 5,未来预期变为3: 7,因此村级收入更加稳定和可持续。
太仓自古以来农业发达,物产丰富,被誉为“锦绣江南黄金太仓”。长期以来,太仓始终坚持以建设“现代园林城市”为发展目标,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田间城市、城市园林化”的美好景象。2018年,太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458元,是全国的2.22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1。太仓成为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小、农民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四次位居中国幸福指数最高的县级城市之首。
培养一批扎根农村的本土人才
由于村级组织的发展,太仓市73个行政村的人均收入达到720万元。农村地区翻天覆地的变化源于太仓坚持不懈地培养一支扎根于农村的地方人才队伍。
走进林东村农民集中居住的林东嘉园,我看到环境优雅,老少皆宜。"没有苏,就没有现在的村."王奶奶的话立即引起了村民的共鸣。
村民口中的“苏”是太仓市镇村党委书记苏启芳。1991年,他放弃了自己的生意,并承诺只做三年村支书。三年后,村民们尽力留住他,他又工作了三年。这样,三年之后的三年,就是24年。2018年,林东村村级集体资产超过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万元。
甸站村党委书记,鸭绿江村党委书记顾...在太仓,有一群“领头雁”已经在农村扎根了十多年二十年,带领人们在小村庄的舞台上创造了伟大的事业。
在他们的激励下,一群对农村农业感兴趣的年轻人回到了家乡,成为了新的职业农民。据太仓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太仓早在2012年就被列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在我们的访问中,我们发现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都在5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兼业老龄化’现象严重。当这些人老了,谁来种地?与此同时,农村大量优秀青年人才的外流,导致了村干部“无人可选择”的尴尬局面
2013年,太仓与省级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国内首次开展了“定制村务工作”,培养了一批愿意留在农村、把家乡建设成“技术+管理”型人才。目前,已有189名“定制村干部”在两会期间就职。
陈一凡在沙溪镇是“定制村干部”之一。他在玉米地里忙着,饶有兴趣地告诉记者,从2018年夏天开始,他利用自己的技术专长购买水果玉米种子进行试种。由于耕作方法得当,他在第一年就获得了大丰收,一颗果玉米可以卖到8元,而且供不应求。陈一凡计算出一英亩水果玉米一年可以赚45000元,这是极高的经济效益。
截至2018年底,太仓共培养农民21207人,78.23%的农民经过培训和认证,形成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的年轻人才队伍。到2020年,太仓计划再培训200名“定制村干部”,为农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打一场现代都市精致农业运动
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必须优化空的形式,有机整合城乡产业,构建农村产业体系,最终目标是富民强村。
致力于生态开发和发展旅游项目,去年滇站村的游客总数超过40万。以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重点,充分结合上海旅游资源,店站村形成了以林果业为主导产业的乡村特色旅游品牌。2018年,店站村实现营业总收入3800万元,由一个经济弱势村成为全市十大经济村之一,并被授予“国家生态村”和“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
太仓市优化“四十万亩”产业布局,划定26.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不断完善“10个特色园区+10个水稻园区”的现代农业园区体系。同时,太仓积极构建合作农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实体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目前,有3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9个农村劳动合作社和39个家庭农场。
程响镇林东村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开辟合作农场、保鲜大米加工厂和秸秆饲料厂。林东养羊场10000只羊生产的羊粪在村里的有机肥料厂发酵,变成优质有机肥料投入农田。该措施使林东合作农场化肥用量减少了60%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从1.9%提高到3.5%,有效改善了粮食、水果和蔬菜的品质。合作农场清澈碧绿,到处都是田园风光。在此基础上,该村开发农业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参观和采摘,走出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之路。去年,农场工人的平均工资为5万至6万元,最高工资为89万元。
太仓市农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通过实践探索,太仓市不断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生态环境优良、文明程度高、社会治理好、集体经济强、农民生活富裕的农村振兴示范村。到2020年,全市50%以上的村庄将纳入试点行列,30%达到示范标准。
描绘一幅安居乐业的新图景
结合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太仓各区镇不断完善农村公路绿道等慢行系统,开发高品质自驾游和旅游公路示范线,串联农村旅游经济带。到2020年,太仓计划修建一条200公里长、富有乡村魅力、设施完善的公路。与此同时,太仓启动了新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三年计划,力争到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显著提高村民生活舒适度。
太仓市委书记沈宓认为,城乡统筹发展,人心向背,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真正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在《太仓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2017-2020)》的基础上,太仓市制定了推进全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年度重点任务,从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和养老等12个方面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作为我国“大病保险”的样本,“太仓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职工和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保障待遇,并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体化。在此基础上,太仓创新性地实施了“大病再保险”,使普通百姓无需多付一分钱就能获得额外的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从而降低因病致贫的风险。2018年5月,住在太仓市未央社区(原东港村)的闵志浩被诊断为急性白血病。2018年,他在14家医院花费约99.45万元,通过大病医疗保险和再保险支付77.98万元,综合赔付率为78.41%。
率先提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理念,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向民生热点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拓展和延伸;探索创建“10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探索在合并后的村庄建立小型日托服务点。到目前为止,这个城市每个月都为超过20,000名老年人提供家庭服务...朝着“现代田园城市,幸福是金太仓”的总目标,太仓正不懈努力,探索一条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以人民满意和情感为准绳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苏烟)
责任:张洋
标题:江苏太仓:快乐宜居的“现代花园城市”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817.html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