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临汾古城公园雕塑艺术博物馆,防疫雕塑展的海报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本次展览是由著名雕塑家苏青萍创作的防疫雕塑。
作为建筑设计和雕塑艺术家,临汾雕塑城的倡导者、推动者和新时期红色雕塑的倡导者,苏青萍在过去的20年里设计并组织了300多件雕塑作品的建设,其中《三元文化》、《伟峰鼓》、《脊梁》、《鼓励》等作品获得了国家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奖。“四大信仰”、“女娲圣母院”、“中国脊梁”、“中国女英雄”等近百尊历史人物雕像以及“东方蟠龙”、“莲环九鼎”等作品在花门景区永久展出。2018年,他倡导推进新时期红色雕塑建设,创作了《信仰》、《中国梦》、《基础》、《出路》、《和平之门》等一系列红色雕塑。
自2020年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苏青萍率先创作雕塑,帮助抗击疫情。以抗击疫情为主题的雕塑体现了人民团结互助的精神,凝聚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
图片说明:苏青萍的防疫雕塑:“医生无所畏惧”
“无所畏惧的医生”是献给抗击艾滋病的白人士兵和保护他们生命的中国人的
2020年2月初,面对严峻的疫情,雕塑家苏青萍满怀对人民健康的关切和对白衣战士的崇敬,创作了主题雕塑《无惧医生》,成为中国雕塑家第一个顺应时代、关注民生、帮助抗击疫情的雕塑。
《无惧医生》以钟南山院士为原型,刻画了抗击疫情、无惧疫情、挺身而出拯救生命、保护人民健康的白衣战士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作品以强烈的视觉效果,通过医生、病毒和肺部三个元素的结合,以及雕塑底部的特写和夸张的病毒造型,展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凶猛。雕塑的背景由防护服和面具保护,就像一个团结的防疫屏障,象征着全国人民依靠国家、团结一致、抗击疫情、保卫生命、保卫祖国和平的坚定信念。
《无所畏惧的医生》是一首歌颂生命的战歌,也是一首反思生命的警钟。边肖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艺术理念,将疾病与痛苦、生与死、预防与治疗、家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抗击肺炎的关系尽收眼底。主题鲜明,触动人心,启迪深刻。记录时代是苏青萍雕塑的又一杰作。我想把它献给抗击新肺炎的白人士兵和保卫自己生命的中国人。
医生无所畏惧,人民无所畏惧,武汉无所畏惧,中国无所畏惧。
描述:苏青萍的雕塑:“所有人一起工作”
“让我们一起努力”告诫后代要珍惜生命
《无所畏惧的医生》出版后,大型抗疫纪念雕塑《团结一致》的创作和设计很快完成,并呈献给武汉,以示国家威望和抗击疫情。
大型雕塑“团结一致”是一座纪念碑,设计高度为2020厘米,以纪念2020年春天抗击艾滋病的斗争。作品以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为原型,以“三民为公”的意义,以张“团结全城”的力量,塑造了中国儿女并肩、牵手、保卫生命的巨人形象。雕塑的主体呈现出“三大支柱”的趋势,位于“武汉三镇”之地。坚强的脊梁和胸前的五星红旗显示了祖国的骄傲,象征着武汉人民面对疫情。
“万众一心”纪念碑气势恢宏,构思深远,是一座展示人民意志、展示国家力量、提升生命价值的新时代雕塑。为了永远铭记生命的痛苦,讴歌与流行病作斗争的英雄,弘扬民族精神,纪念雕塑“让我们团结一致”被赠送给武汉,并提出“武汉抗疫纪念碑”警告后代珍惜生命,健康生活,激励世界团结奋斗,加强国家和人民。
图片说明:苏青萍的防疫雕塑:“最美的裙子”
《最美的裙子》献给在防疫前线奋战的“半边天”
2020年2月26日,著名雕塑家苏青萍完成了作为2020年3月26日国际妇女节礼物的防疫纪念雕塑《最美的裙子》,献给在防疫前线奋战的“半边天”。
《最美的服装》以防疫前线的护士为原型,塑造了新时期中国医疗战线女性的艺术形象。在面具、防护服和护目镜下,一双坚强、自信和微笑的眼睛透露出乐观和希望。白色防护帽上特别设计了一朵盛开的红玫瑰,使雕像散发出浪漫温馨的女性情怀,表达了人们对一线护士的尊重和祝福。
苏青萍认为,2020年的春天,世界上没有外表和服装,比在防疫前线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戴着口罩的脸更贴近生活,更引人注目,更感人肺腑。这套服装是生活的象征,也是战斗的象征,给人们带来无与伦比的舒适和温暖。它以保护生命的最高价值和最广泛的社会关注,将成为2020年中国医务人员向世界展示的最美丽的时尚和最感人的面孔。
赞美护士,尊重医生,倡导英雄。
图片说明:苏青萍的防疫雕塑:“春天的渴望”
对春天的渴望表达了家和国家的感情
2020年3月2日,著名雕塑家苏青萍完成了纪念雕塑《渴望春天》,表达了他早日战胜疫情、拥抱春天的心情。
《春天的渴望》以母亲和儿童抗击流行病为原型,描绘了母亲保护儿童和儿童在流行病下渴望自由的艺术形象。作品通过一位年轻的母亲为她的孩子戴上防疫口罩,孩子们对美丽的春光的童心和渴望,生动地反映了保护生命和解放生命的辩证关系,象征着面对疫情时保护人民的责任和公众摆脱疫情、恢复正常生活的愿望。这是苏青萍的又一杰作,深刻反映了生命的本质,倡导生命保护,激发生命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象征生命的孩子们有一束两边都剪着“中国会赢”字样的“火炬”发型,充满了信心和希望,表达了中国和世界对2020年春天的憧憬:摆脱瘟疫,拥抱春天。
描述:苏青萍的防疫雕塑:春天的吻
《春天的吻》应该牢记善良和奉献
2020年3月21日,苏青萍继续创作了五件防疫雕塑,随后又创作了一件浪漫的纪念雕塑《春天的吻》,感受着用面具保护生命的防疫感觉。
《春天的吻》以防疫中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口罩为基础,描绘了医疗口罩陪伴人们关爱生命、走进春天的艺术形象。两个面具的组合就像是双手为生命提供的庇护所,也像是将生命带到春天的风帆。一对母子靠面具相拥相拥,相依为命,表达了人们拥抱亲情、向往自由的美好心态,反映了疫情下人类对生命和亲情、痛苦和梦想的感受。面具上盛开的茉莉花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抗击流行病的斗争即将胜利,生活更加灿烂。
苏青萍认为,2020年的春天是一个充满面具的世界,没有人能在流行病来袭时离开它。虽然面具很普通也很小,但在流行病期间,它们支撑并保护着全人类。也许人们在疫情过后不戴口罩,但我们绝不能忘记口罩的仁慈和奉献,以及像口罩一样保护人们生命和健康的防疫人员。
文化视角下的人类公共卫生事件
在临汾古城公园雕塑艺术博物馆,苏清平说:人类的每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对生存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政治角度进行总结将有利于有效的社会治理,从文化角度进行审视将产生持久的影响。历史上,威胁人类生存的最大隐患是流行性病毒的入侵,其无形状态比战争更难应对。短短20年,中国经历了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抗击非典和新型冠状病毒。17年前非典过后,由于缺乏文化理性,社会防范普遍松懈。在抗疫运动胜利后,我们不能再重蹈“疗伤忘痛”的覆辙。从一个高度理性的文化角度来审视生命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并在问题发生之前制定战略计划,是极其必要和至关重要的。
苏青萍说,战争与和平、流行病与健康一直是人类生存过程中的两大游戏,与病毒的斗争将是人类长期生存的挑战。中国在抗击艾滋病的斗争中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中国人民的心态、防控措施、制度优势、科技进步和社会管理经验对世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为自己和世界形成了极其宝贵的防疫文化。(李波、刘润田、范云峰)
责任:吉爱玲
标题:塑料爱情战争流行病
地址:http://www.71vw.com/zlxw/660.html
心灵鸡汤: